据史载,内地汉人东渡台湾是从唐朝开始的。那么,唐以前的情况怎样呢?考古研究表明,早在4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台湾的文化面貌就与福建及内地沿海地区极为相似,如距今4000年前的台湾“园山文化”以有段石和有肩石斧为主要特色,而有段石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肩石斧起源于珠江三角洲,显然,“园山文化”是受闽、浙、粤新石器文化的强烈影响而成长起来的。
现已知台湾最早的人类为1971年发现于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距今2—3万年前的“左镇人”化石,台湾最早的文化为1968年发现于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距今约3万年前的“长滨文化”。人们不禁要问,“左镇人”和“长滨文化”源自何方?
“左镇人”化石有顶骨和臼齿,共5件标本,因材料少且破碎,较难对比。“左镇人”化石中的右上臼齿(编号:A5710)齿冠宽10.5毫米、厚12毫米,较湖北长阳的早期智人化石小,比现代中国人大,大致与广西柳江的晚期智人接近;右下第一臼齿(编号:a)齿冠宽11毫米、厚10.2毫米,很接近福建清流县狐狸洞1989年发现的万年前的“清流人”。看来,“左镇人”、“清流人”和“柳江人”均属我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他们的体质形态基本相同,存在着共同的起源,是从华南的直立人如元谋人经早期智人阶段如湖北长阳人、广东马坝人演化而来的。
“长滨文化”出自八仙洞的海蚀洞穴中,洞穴海拔高度不同,文化形成时间不一。海拔104米的乾元洞产20多件大型石制品,依14C年代测定,大于15000年前,推测可能达30000年前;海拔70米的海雷洞有100多件石制品,多为大型石器,仅少量小型石器并偶见骨角器;海拔20—30米的潮音洞,遗物丰富,共采集3000多件石制品和100来件骨角器,14C测定潮音洞的绝对年代距今约5000年前;另外比乾元洞还高的昆仑洞(海拔120—130米)也发现了“长滨文化”的遗存,其时代要比乾元洞更早。
八仙洞文化遗存具有以下特点:分布最高、时代最早的乾元洞和昆仑洞只产大型石器,石器原始;而最低的潮音洞既有大型石器,又有小型石器和骨角器,以后两者为主,具有明显进步特征;介于它们之间的海雷洞则具有过渡性。大型石器原材料来自八仙洞附近海滨的砾石滩,主要用锐棱砸击法生产石片,石片石器占绝大多数,单面加工为多,石器多遗有砾石面;打片后的石核略加修整便成了砍砸器。小型石器多用锤击法打片,有刮削器、尖状器、楔形器等。骨角器主要来自潮音洞,数量多,有尖状器、骨针、骨锥和骨铲。
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利用砾石加工成大型石器是华南旧石器时代的特点并延至新石器时代;锐棱砸击法生产石片目前已知起源于距今5万多年前的贵州省水城市硝灰洞,旧石器时代晚期分布局限于黔西南,到了新石器时代,锐棱砸击技术广布于大陆的西南和岭南;骨角器也是华南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特征之一;用锤击法打片并修理的小型石器是贵州、云南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特点,1989年在福建漳州莲花池山也发现了同时代的用锤击法打片制成的小型石器。由此可以推出,“长滨文化”之源在华南。
考古资料证明,台湾最早人类来自内地。他们带去了华南的原始文化。可是当时尚未发明水上交通工具,原始人类是如何跨越台湾海峡到达台湾岛的呢?这要从海平面的变化谈起。
地球进入第四纪冰期时,全球温度下降、陆地上冰川和冰盖发育,当海洋中大量的水蒸发变为冰雪聚积在陆地上时,海平面就下降。其实,地球并不是从200万年以来一直处于冰期状态的,它有其演变规律,即冰期和间冰期反复、频繁的交替出现,相对应的是冷和暖气候的交替变化。当冰期到来时,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当间冰期到来时,气温回升,海平面也上升,和冰期、间冰期一样,海平面的升降也交替出现。海平面的升降是否引起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这要看台湾海峡的深度和海平面升降的幅度。
现台湾海峡水深小于100米,有四分之三海域的水深小于60米,在海峡的中南部有一条浅滩带横亘着海峡,这条浅滩带西起东山岛——南澳岛,向东延伸至海峡南部的台湾浅滩,再向东北经澎湖列岛而后至台湾西部。浅滩带由四部分组成,即台湾浅滩、南澎湖浅滩、北澎湖浅滩和台西浅滩,一般深不超过40米,其西部与东山岛——南澳岛附近的水下30米深的海底阶地相连,东部在北澎湖浅滩与台西浅滩间现为澎湖水道上游所分隔,其深约60米。澎湖水道上游60米的深度有可能是近期切割成的,因为澎湖水道是黑潮支流的主流区,其底层流速很大。总之,横亘在台湾海峡中南部的浅滩带,只要海平面较今下降40米就能露出海面,成为连接内陆与台湾的陆桥,今人称之为“东山陆桥”。
以今天的海平面为准,冰期以来台湾海峡海平面有几次下降幅度超过40米呢?结合全球性冰川活动和气候波动研究结果,就最后一次冰期——雨木冰期来说,至少在冰期中的三次最冷时期(11.7万年前、7—5万年前、2.3—1.2万年前),台湾海峡下降幅度都可能超过40米。
东山陆桥存在的证据是什么呢?首先是在陆桥的两端发现人类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1987年以来在海峡西部的东山岛东南大约13的兄弟屿附近海底打捞出一件人类右肱骨化石和大量陆上生活的哺乳动物化石,现收藏在东山县博物馆的有170多件,经鉴定有亚洲象、双角犀、熊、野猪、梅花鹿、水鹿和水牛。海峡东部的潮湖列岛附近海底,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和种类更多,有诺氏古菱齿象、亚洲象、普氏野马、梅氏四不像鹿、水鹿、杨氏水牛、水牛和猛犸象等等,动物群组合反映的时代都是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化石保存和埋藏状况表明这些哺乳动物原来就生活在那里。
其次是在海峡中发现古河道和陆相沉积物。海洋地质研究证实,在海峡东西两侧近岸分布着两级海底阶地,第一级为-25~-36米,第二级为-10~-18米,这两级海底阶地是在海平面相对稳定时期形成的,标志着不同时期的低海岸线。除海底阶地外,台湾海峡中还分布着数条海底峡谷。这些峡谷是陆地上水系流入海峡,在海峡中发育的古河道,古河道的存在说明当时海水退出该区域,后来海平面上升才被埋入海底。埋入海峡的古河道有马祖与长屿之间的马祖峡谷——是闽江向海峡延伸的一部分;南日岛附近的南日峡谷——由木兰溪延伸而成;大担岛附近的大担峡谷——由九龙江延伸而成;台湾浅滩与南澎湖浅滩间的八罩峡谷——可能与九龙江有关;而位于海峡东南部的澎湖峡谷则是海峡中最深的峡谷,呈北西——南东走向,它可能汇集了闽台各峡谷水流,流向南海(耿秀山:《中国东部陆架的海底古河系》)。
陆相沉积物指在陆地上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形成的堆积物,台湾海峡中存在这种沉积物。“东山陆桥”东端澎湖列岛西南部海底发育了砾石层,砾石的主要成分是火山喷出物及火成岩区的剥蚀物,显然这些物质来自澎湖列岛,现埋在海底,并说明当时沉积时为海岸地带或陆地上沉积环境。“东山陆桥”中部的台湾浅滩,分布着1万平方公里的中粗砂,中粗砂的形成条件是水动力较强,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中游或湖、海岸附近。那么,台湾浅滩面积如此之大的中粗砂是如何形成的呢?看法虽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台湾浅滩中粗砂形成时水很浅,不像当今水深大于10米。作为“东山陆桥”存在的最直接证据是海洋钻探资料,80年代在海峡的西部布置了十六个钻孔,其中有两个钻孔深度较大,达到上更新统中部地层,一个是819站,位于东山岛——南澳岛以东,属台湾浅滩西缘,另一个是775站,位于金门岛以东,属海峡中部,两个钻孔柱状岩芯的古生物和粘土矿物分析表明,7—5万年前存在陆相沉积物(陈承惠等:《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晚第四纪地层》)。
事实证明,台湾最早的人类是在7—5万年前雨木冰期早期的低海平面时期,从闽南——粤东经“东山陆桥”迁徙到台湾的。